姜維: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重點工作推進情況報告
字體:
大
中
小 發表日期:2023-08-03 08:39 評論:0 點擊:4831
[align=center]
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重點工作推進情況報告[/align][align=center]
2023年7月29日[/align]
各位領導,各位會長、常務理事、理事,各位代表:
大家下午好!
根據安排,下面我向大會報告今年上半年鋼協開展的重點工作情況!吨袊撹F工業協會2023年上半年行業重點工作回顧》已發給大家,我就部分重點工作進行匯報。
今年上半年,我國經濟形勢嚴峻,鋼鐵行業作為經濟運行的“晴雨表”,遭遇了近幾年最困難的一個上半年。面對挑戰,在鋼協常務理事會的領導下,我們緊緊依靠廣大會員單位,按照年初理事會提出的各項工作要求,強化服務意識、拓展服務方式、提升服務質量,扎實推動行業平穩運行,有序推進各項重點工作開展。
一、引導供需平衡,全力做好“穩市場”工作
1.做好市場監測,積極引導市場供需動態平衡
上半年,鋼鐵市場需求不及預期,供給彈性釋放過大,供大于求矛盾較為突出。鋼協密切關注鋼鐵供給端變化,及時跟蹤房地產、機械等9大下游行業運行情況,重點突出光伏、風能、新能源汽車等新增用鋼領域的相關信息,定期發布行業月度分析報告,呼吁行業面對下行壓力堅持“三定三不要”。4月下旬,組織召開鋼鐵企業季度運行分析會、季度新聞發布會,協會領導、行業專家通過會議、媒體、報告等載體,多渠道及時、密集發布相關信息,引導會員企業動態調整產能釋放強度和節奏,得到會員企業積極響應。同時,地方鋼鐵協會因地制宜、積極行動、發揮作用,陜晉甘川等地區的行業組織針對市場供需失衡,加強自律、主動作為,在保障供應的前提下,有效控制產能釋放,緩解了區域供需矛盾,改善了企業經營狀況。部分地區和企業結合實際,尊重市場規律,響應協會號召,在此方面做出了努力和許多有益嘗試,5月全行業粗鋼產量同比、環比均有較大幅度下降,促進了鋼廠庫存基本回歸正常水平,對6月、7月鋼材價格止跌企穩小幅回升起到了積極作用。
如何解決供大于求的矛盾,在2022年7月行業供需失衡初見端倪的第一時間,鋼協在關于鋼鐵市場形勢六點基本判斷的第一個判斷就指出,“問題出在鋼鐵需求側,現實解決方案在鋼鐵供給側”,需求端我們決定不了,供給端應該也可以有所作為,一分作為就有一分收獲。今年上半年,不少企業有意識地根據市場需求,適時調控產能釋放強度,為維護行業大盤發揮了作用。隨著下半年國家消費端、供給端的相關政策出臺,這部分企業有望通過下半年產量補缺釋放,實現更好效益。
2.研究期貨對市場影響,改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
根據2023年初會長辦公會決定,鋼協組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、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、冶金經研中心及9家鋼鐵企業對已上市的鐵礦石、螺紋鋼等9個期貨品種進行分析,形成《期貨對鋼鐵行業運行影響的評估報告》,提出進一步優化已有期貨品種制度、審慎推進相關新品種上市、取消夜盤交易、加強期現貨跨部門聯合監管、鋼鐵企業加強相關體系建設等建議。下一步將征求多方意見,并形成專報報送國家有關部門。
鋼協將繼續加強國內、國際市場監測,推進行業自律,呼吁企業做好風險管控,把握生產節奏,優化出口產品結構,積極應對即將進入過渡期的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,政府、協會、企業共同努力、積極應對,加強對企業碳核算、碳申報等方面的培訓與指導。
二、推動綠色低碳發展,促進行業轉型升級
1.配合政府、服務企業,高質量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工程
中國鋼鐵“超低排放”改造工程是引領世界鋼鐵的綠色革命、浩大工程。鋼鐵企業作為工程責任主體,推動綜合治理、系統治理、源頭治理,實現全流程、全環節、全方位超低排放改造,付出了巨大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為打贏“藍天保衛戰”作出了載入史冊的貢獻。
鋼協作為中間一環,積極配合生態環境部,全力、高效、及時做好審核、公示工作。2023年,鋼協組織行業環保專家493人次,對公示監測報告進行形式審查;組織86人次對公示企業現場調研;編制《超低排放改造評估監測總報告》《超低排放改造有組織評估監測分報告》《超低排放改造無組織評估監測分報告》《超低排放改造清潔運輸評估監測分報告》四份報告模板,降低企業編制壓力,減少評估工作量,提高評審工作效率;建立對第三方評估監測機構實施考核記分管理制度,打分結果定期向評估監測機構反饋,制度的實施起到了積極作用,評審周期明顯縮短,報送材料質量有所提高,回退率明顯下降。建議各申報企業作為甲方,規范對第三方的嚴格要求,促使第三方高質量形成報告,提高審核、公示效率。
2023年1-7月,新接受申請監測公示56項,已超過2022年全年的51項;新接受申請監測公示的企業42家,與2022年全年的43家已基本持平;已經公示的企業38家,已超過2022年全年的35家;已公示的產能1.41億噸,略低于2022年全年的1.54億噸; 2022年公示企業的規模為440萬噸/家,2023年為371萬噸/家。數據顯示,超低排放公示正逐步由大企業為主向全行業延伸。積極開展超低排放改造技術、改造投資及運行費用調研評估工作,已形成超低排放備選技術193項,今年下半年將進一步遴選并發布。經初步統計,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投資約為422元/噸,不同區域、不同工藝流程、新老企業等投資差異明顯。同時,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企業通過技術升級、管理升級,運維費用呈下降趨勢。
鋼協積極反映一些地區不科學的“超超低”排放要求,取得明顯效果。生態環境部明確表態不支持“超超低”排放,浙江、江蘇等省市已做出積極調整,遼寧等省份已暫緩相關政策出臺,部分省份由強制調整為協商,其他省份也沒有進一步提高超低排放標準,江蘇等省份還從服務實體經濟、支持實體經濟出發,擬對超低排放A類企業返還征收的差別電價。
今年下半年,我們將在配合做好超低排放改造公示的同時,制定企業超低排放對標體系,促進行業降低超低排放運維費用;組織高爐精脫硫等共性技術研發,加快形成穩定可靠源頭治理新技術;形成超低排放改造技術目錄,減少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投入成本。
2.推進極致能效工程,提高行業能效水平
極致能效是行業現階段降碳的主要路徑,鋼協將“極致能效工程”定位為覆蓋全行業、全產能的第三大工程,于去年12月正式啟動,得到企業積極響應,在全行業迅速形成共識,眾多鋼鐵企業將極致能效作為企業重要的工作之一。首鋼股份、南京鋼鐵、晉南鋼鐵等企業成立了極致能效創建推動工作領導小組,均由企業一把手親自擔任組長,組員涵蓋公司能源部、規劃部、生產部、財務部等多部門,并編制發布企業能效標桿三年行動計劃,詳細部署極致能效工程未來三年的工作目標、工作步驟、能效項目清單。建龍集團、中信泰富、新興鑄管等企業積極申報成為第二批示范培育企業。
2023年以來,鋼協以“三清單兩標準一數據系統”以及“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廠”培育為主線,開發并發布能效對標數據填報系統;在已發布技術清單的基礎上,梳理匯總能效提升技術合作伙伴能力清單,第一批初步遴選49家企業、88項技術,對應200余個實施案例納入能力清單,并啟動技術對接。6月30日,在馬鋼成功舉辦副產煤氣高效利用技術首場對接會,第二場電爐節能技術對接會將于8月5日在京召開。同時,鋼協正組織行業力量起草 “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廠”驗收辦法,力爭年內實施試點驗收;多次向部委如實報告行業能效達標桿的實際困難,在剛剛發布的《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(2023)》文件中,鋼鐵行業煉焦、高爐、轉爐、電弧爐四個重點工序能效標桿值、基準值均沒有上調。
鋼協將于8月完成第二批極致能效申報工作,現在看大企業、領先企業高度重視、積極參與,大部分已經付諸節能改造實際行動,但廣大中小企業還在觀望,也有少數企業還在把重心放在“數據達標桿”上。在這里呼吁各家鋼鐵企業,在本次極致能效數據填報中,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,如實填報數據,保證數據真實可對標,這是此項工作的基礎,也是政府采信的基礎。姜維: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重點工作推進情況報告-鋼之家鋼鐵網 (steelhome.cn)
※ ※ ※ 本文純屬【風鷂】個人意見,與【鋼之家鋼鐵博客】立場無關※ ※ ※
 該日志尚無評論! |